我们看见的流星雨,一般认为是由于彗星或小行星在其运行轨道留下尘埃,当地球经过其轨道附近的尘埃带的时候,尘埃群与地球的大气层发生高速的摩擦,产生高热而燃烧形成的。 世界上最早关于流星雨记载的是中国关于天琴座流星雨的记载:“夜中星陨如雨”。在地球上观察,流星雨好像从夜空中的一点发出,该点所在... (全文)
就像在地球上一样,太阳上也会有周期性的坏天气——狂“风”大作,暴“雨”倾盆。太阳上的雨由电离气体构成,也就是等离子体,以大约20万公里的时速从太阳的外大气层——日冕上降落到太阳表面上。成千上万的“日冕雨滴”洒落下来,对太阳来说就像“倾盆大雨”。 爱尔兰都柏林三一学院太阳物理学家埃蒙·斯卡利... (全文)
九大行星在各自的轨道上不停地围绕着太阳运转,它们的轨道大小不同,运行的速度和周期也不一样,通常他们散布在太阳系的不同区域中。但经过一定的时期,九颗行星会同时运行到太阳的一侧,会聚在一个角度不大的扇形区域中,人们把这一现象称为“联珠”。一般来说,行星的数目越多,会聚在一起或排成一线的机会也越少。... (全文)
美国研究人员近日在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上刊文说,最新研究发现,银河系中,在大小、温度、地质等方面类似于地球的星体可能达到88亿个。 过去,人类发现的许多遥远行星都是近距离绕母星运转的气体巨行星,类似于地球的岩石行星很难发现,尤其是那种处在既不太冷、也不太热的宜居带上的类地球行星。 ... (全文)
TAG:
水在火星上的存在一直被认为是几十亿年前的事情。美国航天局最新研究发现,至少在温暖的季节里,现今的火星表面可能仍有水在流动。 美国航天局2月10日在一份声明中说,火星勘测轨道飞行器和奥德赛火星探测器发回的观测照片显示,火星表面局部地区的一些斜坡有手指状的线条阴影特征出现,这些阴影会随着温度的... (全文)
TAG:
夏季是雷雨多发季节,雷电发生频次高,突发性强,危害性大一定要注意科学防雷。 专家提醒:打雷时,千万不要躲在大树下,不要站在空旷的野外,如果身处树木、房屋等高大物体下,应该马上离开,离开水面以及其他空旷场地,寻找有防雷设施的地方躲避。在空旷场地不宜使用带导体的物品,不宜把工具物品扛在肩上。... (全文)
TAG: 天文 天文气象
催云降雨有三种方法:静态法、动态法和吸湿法。静态法是把碘化银之类的化学物质播撒到云朵之中。碘化银可以吸收水汽,起到凝结核的作用。云层中本来就存在水汽,但碘化银能够增大含有水汽的云层降水的几率。 动态法的原理是增加空气的垂直流动,使得更多的水汽经过云层,从而转化成降雨。动态催云降雨使用的冰晶要... (全文)
TAG: 天文 天文气象
每年,中国会向空中发射数千枚炮弹和火箭弹,这不是进行军事演习,而是和天气的一场战斗。国家希望通过实施这项人工影响天气计划,驾驭变化莫测的云雨。负责此项目的中国气象科学院人工影响天气中心在全国招募并培训了32000到35000人,其中还包括一些农民。 当重武器把碘化银催雨弹发射到云层中之后,碘化银在... (全文)
TAG: 天文 天文气象
3月23日是世界气象日,今年世界气象日主题为“天气、气候和我们呼吸的空气”,这是为了呼吁人们了解天气、气候和我们呼吸的空气之间的关系,以及它对人类健康的影响。当今地球自然环境正发生着明显的变化,气候的日益变暖,近百年来全球地表平均温度上升了0.74度,并有日益加强地趋势,由此引起的极端天气、气候事件... (全文)
TAG:
一、日全食为天文学家寻找“日冕加热”、太阳黑子变化等谜题的答案提供了观测良机有助解决“日冕加热”疑惑 国家天文台张枚研究员介绍,日冕的活动对地球有重要影响,但至今还有许多未解之谜。 根据恒星结构理论,人们认为,太阳发光的源泉是内部的热核反应,太阳的温度从内部的上千万摄氏度降到表面的... (全文)
TAG:
由于地球轨道与月球轨道有一个5度的夹角,在特定的时间月球会运行至一个特別的位置,令太阳、月球及地球连成一线,这时月球刚好遮掩了太阳的光球,这样便形成一次日食。 一次日全食的过程可以包括以下五个时期:初亏、食既、食甚、生光、复圆。 初亏由于月亮自西向东绕地球运转,所以日食总是在太阳圆... (全文)
TAG:
虽然天气预报里的气象指数听起来简单明了,制订起来却并非易事。 “每种指数的计算方法都不同,要根据季节、地区、风向风速、湿度等影响因子进行计算,还要通过气象预报员的经验进行数据纠正,最终才能得出结论。”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副主任毛恒青说。 2011年6月28日,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 (全文)
TAG: 气象 天文气象
据了解,目前由中国天气网权威发布的气象指数多达28种,并且品类还在不断增加,公众可以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介获得由专业气象机构发布的这些气象指数。 不过,段丽强调,由于所有气象指数的建立都基于对气象条件的研究,而对于个人体质不做过多区别,因此气象指数虽然科学,但只是一种建议,“公众... (全文)
TAG: 气象 天文气象
“天气变化会影响生活,而公众又希望得到科学、直观的指导,因此气象指数应运而生,它力图解释公众日常生活中所关心的出行、穿衣、防病等实际问题。” 据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专家段丽介绍,气象指数大致可分为环境类、健康类和生活类。其中,环境类包括负离子浓度、空气污染度、空调开启度等;健康类包... (全文)
TAG: 气象 天文气象
有消息称,天文学家近日借助世界规模最大的毫米级/亚毫米级地面射电望远镜阵列“阿塔卡玛(AL—MA)”,揭开了宇宙“最冷之地”的真实面貌。而在对距离地球5000光年的布莫让星云进行观测时发现,这个一直被称做“回力棒”的星云,其实有着另一种外形。研究结果被认为对理解恒星的死亡过程以及其如何演变为行星状星云... (全文)
TAG:
彗星曾撞击地球首次获得实物证据。 由南非开普敦大学、约翰内斯堡大学及南非核能公司等组成的一支国际合作科学家团队,发现了数百万年前一颗彗星曾经进入地球大气层后爆炸,产生的烈焰如雨的冲击波毁灭每一种生命形式的实证,这是有史以来第一次提供彗星撞地球的证据。 该发现不仅首次提供了数百万年前... (全文)
TAG:
今年1月我国大部地区的冬暖,一度令公众难以理解,因为按照冬季12月、1月、2月的时序,平均气温的变化趋势大都呈V形(降后升),如地处中纬度南缘北亚热带的荆州市,历年这3个月的平均气温分别为6.5℃、4.3℃、6.7℃,可今冬一反常态,12月为6.5℃,虽与常年同期相当,可1月为7.1℃,较常年同期偏高2.8℃,这样也反较... (全文)
TAG:
强台风“鲇鱼”的到来一方面再一次显示了台风的破坏力;另一方面也让许多人好奇,为什么叫“鲇鱼”?台风是怎样命名的? 台风是热带气旋的一种。气象学上,台风专指北太平洋西部(国际日期线以西,包括南中国海)洋面上发生,近中心最大持续风速达到12级及以上(即每秒32.6米以上)的热带气旋。至于在大西洋或... (全文)
TAG: 天文 天文气象
在台风将到的前2、3天,可以由若干现象来研判台风正逐渐接近中,兹说明如下: 1、高云出现:在台风最外缘是卷云,白色羽毛状或马尾状甚高之云,当此种云在某方向出现,并渐渐增厚而成为较密之卷层云,此时即显示可能有一台风正渐渐接近。 2、雷雨停止:台湾夏季,山地及盆地区域每日下午常有雷雨发生,... (全文)
TAG:
据最新一期英国《自然》杂志公开的一篇论文称,科学家们以新研究得出结论,地球这种尺寸的行星可以在整个宇宙范围内寻找得到,而不用像此前理论所固守的,认为只能在金属含量丰沛的恒星周围发现。新结论引发了讨论,人们猜测是否正是理论的误区,使得总是又热又大的类木行星被找到,而不是一颗真正小而温度适宜的类地... (全文)
T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