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走与不走 2009年6月接到南方一所著名高校附中发来的商调函。我很想去。一是平台高,二是待遇好,三是人文环境可能要比这里理想,四是知遇之情难却,那里的校长几次亲自打来电话,并计划把教科室负责人的重任交给我。老妻也是喜不自胜,说,这里的人际关系太复杂,你累死累活有啥用,谁看你工作?人家看的... (全文)
父亲的手,即使是在教训孩子,也会给以孩子温暖。——题记 自我有了记忆能力起,我对父亲一直有一种天生的畏惧感,老实说,父亲并不高大,一米七的个头,略有些发福的腰,微微挺起的肚子,以及一副金丝边眼镜,怎么看怎么像个有学问之人,理应是温文尔雅的。谁知在我的心中,他却像个山野村夫一样,有些匪气。... (全文)
唐代苦吟诗人贾岛,作为一个文学家,他的创作态度是极端认真的。他把诗当作生命:“一日不作诗,心源如废井。”贾岛做诗并不炫耀才气,也不卖弄学问,而是切切实实地告诉人们,他的创作是付出了多么巨大的劳动。“吟就一个字,捻断数根须。”,“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就是苦吟的最好注脚。 可是,当你... (全文)
风光旖旎的日子,为了一桩生意,我正跟一个客户在电话里交谈。 笃笃笃,有人敲门。 来人是一个胖胖的秃顶老头,我并不认识。我示意来人请坐,继续跟客户通话。等跟客户谈完,我放下手机,这才过来认识秃顶老头。 “我叫爱迪生,打扰您了!”秃顶老头自我介绍说。 爱迪生?我眼前这位貌不... (全文)
我,一直默默地住在你的心里。 你温暖的心房是我这十六年来生长的地方,窥见你梦想的光亮,看着你追求梦想的每一次成长。几天前的一次考试过后,温房已不再那么温暖,迷茫的雾瘴在这儿肆掠地扩散,遮住了那份信念的光芒,放弃的幼芽也已破土而出。看着你每天垂头丧气的模样,我像热锅上的蚂蚁一般着急,所以,... (全文)
TAG: 校园 作文
人都是生出来的,无论他出生于马棚、森林、或是更多人呆着的床上,还是生在农民家庭或是皇宫内院,无论是顺产或是遇上难产而剖腹产子的,甚至于腿先出而头在后面跟着的,他都是生出来的,伴着一股生命之源充分酝酿后的萌发,在母亲用痛苦浇灌喜悦的泪水朦胧之中汇聚成型而开始存在于这个世界上。人的起点便是如此丢失... (全文)
早春。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蹊畔泛着新绿,迎春点着鹅黄。美哉,春! 暮春。桃花开过了,如今又谢了。无奈看片片飞红陨落,春光却留不住。无力东风里,百花残损,人比黄瘦。 初夏,满眼的莲叶无穷碧,只见得荷花别样红。哦,原来那陨落的飞红,是为迎接一个更加浓烈的盛夏…… 200... (全文)
TAG:
古往今来,几乎所有的名人都有过为自己喝彩的经历。而许多失败者,他们原本已对成功触手可及,可因为不自信,没有对自己喝彩加油,使成功的果实从原本的触手可及变成了遥不可及,如今令他们追悔莫及。 此类例子并不少:古希腊的大哲学家苏格拉底在年老的时候,知道自己时日不多了,便想考验和点化一下他那位不错的... (全文)
纪德有言:“我为美好的事物消耗着自己的感情,它们的光辉来自于我不断地燃烧,但这是一种美妙的消耗。”这美妙的事物,便是我们创造的事业,这消耗便是我们的热爱。 若不是有了那些关于水稻的梦,若不是有了那种投入其中的热爱,袁隆平何以从田间完成伟大的创造?何以用枯瘦的双肩担起全球的饱食之忧?他因胸怀天... (全文)
一壶茶,汩汩地流着热气,放在桌子上。 江南的一个书生,临窗而望,水郭村舍,亭台烟雨;桃华灼灼,伊人如花,闲逸之情顿至。一杯新采龙井品完,茶肆墙上多出数行淋漓墨迹,流转了千年历史,在岁月中如同白玉一般琢磨得更见风致。一壶茶因而成为这一富有情趣的传说中的一个小小的亮点,让后人起了多少赞叹与欣羡。... (全文)
水,是太远久的东西,从炎帝那儿流到了紫禁城,荡涤了凡尘所有的铅华。 当我们的祖先在黄河边用陶器舀起清澈的河水,水便见证了它的原始模样,定格远古的文明。 当战火烧遍整个赤壁,连成片的战船被火光所包围发出怒吼,火牙撕碎了黑夜的幕布,烧到了天际,与江水互不相融。 当英国的商船在海上航行,溅起了... (全文)
天空因星星的点缀而更加美丽耀眼; 大海因鱼儿的陪伴而更加生动活跃; 生命因享受的存在而更加丰富多彩。 蛹儿,努力地钻出来,在努力的寻找自由的存在,自己价值的存在,美丽舞台的存在,在它出来的那一刻,在花朵中曼妙的飞舞时,我想它已经找到自己的舞台,享受着破茧成蝶后的欢乐,享受着自己以后的人生... (全文)
因为信仰,因为坚守,也因为志气,所以,我们眼中的它才会那样庄严。 小草的柔软反衬着你的刚强,你不会如小草一般“风吹两边倒”,你只是一味的去接受生活中的种种侵袭,立守生命的底线。不会因为畏惧而隐藏,只会用刚劲的臂膀去保护一切。这是一棵树的坚守。 正如这铁一般的品质,使我们感受到了浩然正气。看... (全文)
有一只狮子在睡觉时被人挂上了“驴”的标签,为了合法地在众人认可之下摘掉这个标签,它向众动物质问、解释、恳求……最终,他也没得到一个肯定的回答,于是可怜的狮子终于变成了一头驴。 狮子变成驴的异化过程既与外界暧昧不清的态度有极大地联系,然而真正导致外部态度模棱两可、暧昧不清的因素不是别的,正是狮... (全文)
光明与黑暗在大部分时间总是共同存在的。在生活中也是一样。在有黑暗的地方不必惊慌,我们能辨认出那是黑暗,不正是因为我们见到过阳光?所以我们应当坚信我们会再次见到光明。 “如果你看到面前的阴影,别怕,那是因为你的背后有阳光。” 这句话是很早的时候在网上看到的,我并不知道这句话的作者是谁,但是... (全文)
6岁。 操场上,一个小男孩学着骑车,旁边站着他的父亲。没有一句指导,没有一丝安慰,小男孩自然是摔了又摔,双腿早已是鲜血淋漓。终于,孩子坐在地上,哭了,哇哇大哭。父亲依旧是那么笔挺地站着,眼中满是不屑与冷漠。孩子多么渴望爸爸的鼓励,没有;孩子多么渴望爸爸的拥抱,还是没有。只是那双空洞的眼睛,... (全文)
路的两旁氤氲着乳白色的雾气,前面是一条悠长悠长的古道,迷离神奇。 我预备沿着这条布满神秘的古道去找寻自己幸福的人生,一束极细的光线从遥远的天际透射过来,抚摩着那历经悠悠岁月的古道刻痕,它闪耀着夺目的光线。 一串串脚印散落在岁月的路途中,我要去寻找那决定人一生的那一步,专心去发现一个刻满幸... (全文)
曾经有个很有名的故事:一名病重的人对画家说,当藤蔓上最后一片叶子落下来的时候,我便要离开这个世界。于是画家画了一片绿叶绑在藤蔓上。暴风雨过后,画家去世了,病人却坚强地活了下来。画家,用他的画笔向病人传递了求生的意志,也传递了他生命的火花。 我想,所谓的薪尽火传,大概便是那么一回事,人的骨肉... (全文)
初以为,乡村便是童话的乐园。它褪去了城市的浮华,洗尽了尘世的繁杂。它也许是梵高画布上的阿尔,有明镜般纯粹的蓝天,有油彩般绚烂的花海,那金黄的向日葵在阳光的哺育下长出希望的种子;它也许是陶潜诗中的田园,在雾气迷蒙中演绎着仙侣的故事,斜斜的日光轻洒,便是悠然游然。 那只是诗中画中的乡村,当我们真... (全文)
在自然中生活《现代汉语词典》中对自然的第一个解释便是“自然界”,这三个普通的字组合在一起却让我们产生敬畏。千百年来,人们都在与自然界打交道,在这个过程中,人类越来越懂得如何在自然中生活。这不仅是一种状态,这还是一种境界,这更是一种本能。 晋代的陶渊明,你是后人的典范。多少人都向往你那种“采菊... (全文)